-
華東六省一市現代地方小戲大賽 莆仙戲紅色文明小戲《紅色乞婆》獲銀獎
日前,第三屆華東六省一市現代地方小戲大賽在江蘇省鹽城市落幕。莆田市委文明辦組織創作的《紅色乞婆》作品代表福建省參加大賽,榮獲銀獎。 莆仙戲紅色文明小戲《紅色乞婆》,講述的是閩中特委交通員連大...
-
散入歷史煙塵里的莆仙戲
□方曉 1962年莆仙戲《目連救母·勸姊開葷》劇照 后站立者為葷、素二神 50年代《千里送》劇照 蕭開基飾演趙匡胤 車盛春飾演趙京娘 ...
-
第三十五屆田漢戲劇獎揭曉 莆仙戲再獲大獎
第三十五屆田漢戲劇獎于近日揭曉,評出劇目獎三個,莆仙戲《踏傘行》入圍,為福建省唯一獲獎劇目。莆仙戲老藝人、國家一級編劇姚清水老師的莆仙戲傳統劇《高繼祖》獲劇本二等獎。 近日,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廳、上...
-
莆仙戲名旦劉玉釵
□李福生 莆仙戲名旦劉玉釵是莆仙戲迷觀眾所熟悉的表演藝術家,她繼承和發展了莆仙戲旦角表演藝術,在舞臺上文武兼備,數十年間,傾情演繹了近四十部莆...
-
莆仙戲一代名角李伯丹
□方曉 清末民初,是一個激蕩裂變的大時代。 此時,觀眾對舞臺創新的需求正呈爆發式地增長,與現實生活密切關聯的劇情藝術尤其受到熱捧,莆仙戲也因此在這個階段產生了最多數量的劇目。 多...
-
偶戲的留痕
□黃披星 五代末期,南唐清源軍(泉州)節度使陳洪進回家鄉仙游楓亭祭祖,“作傀儡郭郎戲,觀者如堵?!钡搅怂未?,福建的木偶戲演出更為盛行,宋代《西湖老人繁勝錄》記載:福建鮑老一社三百余人,參加了...
-
看戲,漸成時尚
一曲戲文,唱盡悲歡離合;一襲長袍,漫卷俗世紅塵??雌蜗蓱?,已逐漸變成莆田人茶余飯后的新時尚。昨日下午,在荔城區豐美小區,莆仙戲《金玉滿堂》正在這里精彩上演。記者看到,在寬闊的戲臺前座無虛席,盡管天氣炎...
-
小戲唱黨史 紅色融文明
8月26日晚,由市委文明辦主辦的“小戲唱黨史·紅色融文明”紅色文明小戲巡演活動首場在秀嶼區東嶠鎮中南村熱鬧上演。 當晚上演的紅色文明小戲是《一碗紅薯釘》和《紅色乞婆》。其中,《一碗紅薯釘》以紅色人物...
-
戲里戲外
□薛強 偶然的機會,與幾位同事一起來到莆田藝術學校。進了校門,我就感覺自己走進了一座“夢工廠”。紅白相間的樓宇間隔,方圓穿插的時空交錯,馬賽克般的紅磚院墻,水袖飄逸的框架造型。穿行其中,感覺...
-
南戲的遺存
□黃披星 今日的莆仙戲,怎說它就是宋劇遺音,南戲一支呢?也就是說莆仙戲是南戲的代表,除了文本的推論,目前可見的證據還有什么?其實更重要的例證,應該到現存的戲曲形態中去尋找。舞臺上的遺存是最重要的證據...